探秘龙翔恐龙足迹化石群之谜
日期:2022-12-12 10:14
张庆明
一、引言 藏龙卧虎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时间定格在2020年11月7日下午16时,在上杭县临城镇城南社区龙翔西侧首次发现恐龙足迹。
——该发现对于研究闽西距今约8000万年晚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该发现是福建恐龙化石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为恐龙骨骼,甚至恐龙蛋化石发掘提供可能。
——该发现对促进福建省自然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上杭北有步云梅花山华南虎园,南有临城龙翔恐龙足迹,成为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之地。
二、里程碑 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群
2020年9月,福建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在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指导工作,了解到福建与恐龙资源的关系:最早的恐龙,出现在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目前,江西赣州、广东河源红层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少部分骨骼化石。福建位于江西的东边,广东的北边,地理上相连,闽西和闽北有少量晚白垩纪红层,白垩纪红层的存在使得恐龙的发现成为可能,福建完全具有保存恐龙实体或遗迹化石的潜力却一直未有恐龙化石出土。于是,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省文物局牵头,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考察队,在福建寻找恐龙。
2020年11月6日,福建省恐龙资源联合考察队到上杭县考察。7日,考察队的两位领队,一位是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另一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他们商议,在上杭县附近的工地寻找一些裸露的土层,看看岩性。下午16点,考察队员苗胜水驾车在龙翔大道实验中学一侧发现了一个裸露的山坡,大面积的砂岩层面非常醒目。钮科程打趣道:“就这个坡了,这个坡又平整工作面又大,如果有发现够咱们干一阵了”。邢立达刚攀上山坡,老远就在钮科程脚边和在当地人挖出的植树的凹坑之间,看到了一个保存良好的、清晰的三趾型足迹,足迹末端有着非常明显的爪痕,肯定是动物所留,当场就尖叫起来:“恐龙足迹!这肯定是恐龙足迹!”。考察队员聚拢了过来,都兴奋不已,谁都没想到在考察的第二天就找到了恐龙在福建生活的证据。很快,考察队员在周遭的岩面上发现了更多的足迹。次日,在进一步的清扫化石所在的层面后,十个、数十个、上百个足迹逐渐被发现,从而揭开了上杭恐龙足迹群大发现的序幕。
此次发现恐龙足迹点面积约1600平方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年代上早于江西赣州、广东河源等地的恐龙化石点,多样性远高于黑龙江嘉荫、安徽黄山、广东南雄、云南楚雄、四川昭觉、浙江东阳等地的晚白垩世足迹点。目前,考察队已在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层面上清理出恐龙足迹240余枚,包括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八种造迹者(恐龙)。
2020年12月15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三位国家权威专家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档案馆副馆长苏俊、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等人的陪同下,抵达足迹点进行了考察鉴定。经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次上杭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群是福建省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对福建省的恐龙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结束了福建省“没有恐龙”的历史。
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发现引起龙岩市、上杭县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了设置围栏、安装监控设备、聘请安保人员看守、进行应急保护等一系列应急保护措施。
三、解析 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形成
2021年2月13日起,正月初二至初七,中国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丘小平教授在上杭融媒体中心专题讲解恐龙足迹化石群之谜。
最早的恐龙,出现在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关于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突然灭绝事件,也一直被列入是世界未解之谜的行列。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恐龙这种生物的突然集体消失,是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
丘小平教授介绍:上杭恐龙足迹化石群的特征非常明显,其中的肉食性兽脚类为三趾型,并有着非常尖锐的爪痕;兽脚类中的恐爪龙类为二趾型,蜥脚类脚印由前后脚印组成,都像大型的圆坑,一些后脚印还有约三个粗壮的爪痕;鸭嘴龙类脚印的后足迹为三趾型,脚趾形似三叶草的叶片,爪痕非常粗钝等。这些恐龙足迹多数保存有良好的行迹,行迹模式清楚,反映了恐龙的行走速度等行为学信息。足迹点的层面上保存了波痕、泥裂、虫迹等丰富的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显示出恐龙在旱季湖畔(湖岸带或湖滩)活动(如饮水、进食)的生活画面。同时,该化石产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为中国首次发现,也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此类足迹。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活着的时候在柔软的泥沙地面上行走所留下的痕迹被保留下来而形成的化石,也叫做遗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则是恐龙死亡之后,其尸体本身被泥沙迅速埋藏起来,肌肉、内脏等软体部分通常会腐烂掉,但它们的骨骼、牙齿、甲板等比较坚硬的部分会保留下来形成为化石,被称为实体化石。
四、普及 恐龙起源及发现
你知道恐龙是怎样起源的吗?恐龙起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里的微生物。渐渐地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于海洋里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渐渐地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栖类动物,接着演变出爬行类动物。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于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三叠纪—(约2亿4800万到2亿8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当时各地的气候都很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侏罗纪—(约2亿1000万—1亿40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6500万年前)就都灭绝了。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呢?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较真实的有下列三种理论: 一是行星撞击理论。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这个是最可能令恐龙灭绝的原因。二是哺乳类动物的出现。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亦因为过度饥荒,冒险盗取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更有人猜测当时恐龙种族中发生了流行瘟疫,有毒气体漫延; 植物受污染而毒化,最后完全灭亡。三是火山爆发理论。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你知道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吗?是“地震龙”,走路时惊天动地有如地震,故而得名。1986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出土,体长约50米,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恐龙纪录。脑袋最坚硬的恐龙是“厚头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8米。数量最多的恐龙是“慈母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9米。体型最小的恐龙是“细颚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60厘米,只有鸡一般大,但速度很快。速度最快的恐龙是“恐爪龙”,白垩纪中期,全长约3米,成群进行狩猎。最残暴的恐龙是“暴龙”,身体高达约14米,体重大约10吨,白垩纪后期美洲大陆的最后一类肉食性恐龙,听说还会吃死恐龙的腐肉。牙齿数目最多的恐龙是 “鸭嘴龙”,白垩纪后期,全长8~10米,齿数在2000颗以上。 背饰最多的恐龙是“剑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 8米,背上的盾板甚至可达80厘米。视力最佳的恐龙是“似鸟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35米,眼睛甚至有10厘米大。头最大的恐龙是 “三角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8米,头却有约2.6米。
谁最早发现了恐龙化石呢? 1822年,英国曼特尔先生和夫人发现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
上杭恐龙足迹化石群将成为龙岩市、上杭县乃至福建省的一张靓丽的世界级名片。恐龙足迹化石群遗址,恐龙博物馆,恐龙体验园,一系列以恐龙文化为主题的品牌打造,将进一步提升上杭城市文化品位,让上杭走向世界。